一、指导思想
为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深入贯彻落实上海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疫情相关决策部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求,更为我校践行“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第二波新冠疫情大流行之际,我校预先采取应对举措,率先行动,确保疫情防控心理服务工作有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王洁 周爱民
副组长:王佳燕
组员:刘燕 乔艳 莫海华 许妙丽 周芬
三、主要工作
1.加大宣传,增强学生心理正能量。
在疫情没有来的时候,我校就预先给学生进行了心里提示:我们要时刻准备隔离、准备居家、准备上网课、准备与家人共渡难关。学校层面及时向学生传递权威政策信息,提高信息辨别和独立思考能力,降低焦虑情绪。通过学习疫情期间身边优秀榜样事迹、抗疫斗争中各战线表现突出人员等,帮助学生汲取正能量,塑造积极向上的成长型思维,增强自信心。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手段,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以及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2.扎实工作,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
虽然在校期间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疫情的反复还是让很多孩子感到了不适甚至是郁闷,在学校里面对老师觉得是约束,但回到家里面对的是家长的期盼与唠叨,很多孩子还是有些不能完全适应,为此我们学校班主任会在每周一次的班心课对学生进行集中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心里韧性,坚持完成学习任务和思想成长。
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辅导和指导:提升正能量助力线上课程、居家学习心理指导系列活动、用爱代替“唠叨”的家庭教育指导、面对疫情我们能做什么等,让学生虽然在家孤军奋战,但还有很多人关心和关注,让孩子有心灵有依靠。
3.加强保障,及时发送各级心理咨询热线。
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发送各级的心里热线号码,让学生和家长在有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解决路径,让他们在无助时,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并能保证他们的隐私安全和避免自己的难堪。
4.全方位关注:导师全面上线开展工作。
学校全员导师制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每个导师都有所有学员及学员家长的联系方式,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个别辅导或者全员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甚至家长的心理问题;导师开展线上活动:学生、家长,导师组织开展游戏或心理拓展活动为主,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表达,指导学生学会识别情绪并加以调节;针对毕业年级学生,要提供教育、教学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考前情绪指导,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调节身心状态,树立信心,积极备考。
5.注重衔接,全面排查分析学生心理状况。
学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的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并经常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全面摸底,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心理排查应坚持尊重学生隐私、遵循保密原则,关注疫情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可能在的长期性和隐蔽性。
6.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学校畅通与家长的沟通渠道,通过云上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及方法,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和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让学生有个可以安心之处。
四、工作安排
1.网课前心理预备教育
每班至少一节心理健康引导课,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网课中的心理健康管理
(1)学校发动任课老师在课中穿插心理。
(2)充分发挥心理导师的作用:每位导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本小组的活动,让每个同学都有可以放松的好去处。
(3)依托“心理健康月”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进行一些心理调适,更好的完成居家学习的各项任务。
总之,我们始终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尽量在学生居家期间能够有效舒缓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切实做到有效预防、及早发现、专业辅导,降低学生因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心理应激危害程度,让学生顺利度过困难期。
奉贤区齐贤学校
2022年3月12日